UWB煤矿定位系统是由地面监控中心(调度室)主计算机在系统软件支持下,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和沿巷道铺设的通讯光/电缆,定时对安装的UWB定位基站进行数据巡检和信息采集,定位基站将自动采集有效识别距离内的UWB标签的信息,并根据系统指令,通过传输网络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地面中心站。数据信息经分析处理后,将人员(或机车等移动目标)动态分布在主计算机界面中得以实时反映,从而实现安全状态在矿井数字化管理的目的。
遵循“统一发卡、统一装备、统一管理”的原则,将UWB标签视为必要工牌 ,按准许上岗人员实行“一人一卡”制。根据矿井监测需求,在坑道、作业面等地点安装具有进出方向、时间识别能力的定位基站,并通过光纤数据传输接口相互连接为高速工业以太网,从而构成完整通讯线路。
矿井生产单位输入工作人员相关信息后,向工作人员颁发UWB标签卡。煤矿定位系统记录该UWB标签卡相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,包括姓名、年龄、性别、所属班组、所属工种、职务、本人照片、有效期等基本信息。
以济南华科电气KJ725煤矿定位系统为例。进入坑道的工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KJ725-D定位卡,当持卡人员经过设置定位基站的地点时被系统识别,煤矿定位系统将读取该标签号信息,通过系统传输网络,将工作人员通过的路段、时间、坐标信息等资料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,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,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。对进入电子围栏区域的工作人员,系统将自动报警,安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,立即执行相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。
生产单位可根据生产计划,对该定位卡进行授权管理。授权范围包括:该员工可以准入的坑道或作业面。为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坑道或作业面,系统设置该卡准入坑道或作业面的时效管理模块及卡的失效、报失等。
坑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,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,救险队使用接受装置,在10-30米的范围内方便探测遇险人员的位置,便于救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作,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。
KJ725煤矿定位系统可自动生成工作流程的统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,提高管理效益。